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回教的“清真”二字什么含义?
作者:提问者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3-03 23:03: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凶勇水帘
[学者]
回教的“清真”二字什么含义? 0分
回答:3   浏览:164   提问时间:2007-03-03 23:03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雨润大地
[学者]
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清真”一词更是随处可见.
.
查“清真”一词,在汉语里原作纯洁质朴解. 其实,汉语“清真”一词原非伊斯兰教的专名,中国古人也常用此词。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有:“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阮咸是河南陈留人,中国的民乐中的“阮”这种乐器,就是他发明的,他大概是一个极洒脱旷达的人,“清真”应该是赞美他率性自然的品性吧。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中写道:“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这里“清真”指的是李白朋友追慕的“至道”。宋代周邦彦把自己的词集命名为《清真集》,作为词中乐圣,清真应该是从词的声律清雅自然而说。清·薛雪《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一语,“清真”所指是文章要真实,出于自然。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清真”一词意义有很多。那么,什么时候,“清真”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专名呢?


查中国古代典籍,在明代之前还没见到有以“清真”作伊斯兰教专名的。但是,宋元时代中国的一些伊斯兰教礼拜寺名中已经有了“清”或者“真”的字汇。如南宋绍兴年间,建于泉州的伊斯兰寺院名清净寺(见白寿彝《跋吴鉴〈清净寺记〉》)。今天的杭州凤凰清真寺,原称真教寺,为元延祐年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见《西湖游览志》)。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是永乐年间郑和奉敕重修(郑和是回族人),原名清净寺。可见,早期伊斯兰教寺院,多用清、真二字。这可能是“清真”后来成为伊斯兰专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究竟在什么时候,中国穆斯林选定“清真”为自己信仰的专名,至今还是不能确考。南京净觉寺内(《江宁府志》载“明洪武(太祖)间敕赐,宣德(宣宗)年重修,郑和题请其子孙世守之。”)有一块明太祖御制《至圣百字赞》碑,其中有“教名清真”一语,所以坊间也有一说,以清真命名伊斯兰教的当从明太祖开始。从明人普遍以“清真”称伊斯兰教的情况,可以推知,由于明太祖的百字赞,“清真”二字遂成为伊斯兰教的专名。此可聊备一说。


明末有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学者,写了许多以儒(儒家思想)释教(伊斯兰教义)的著作。如王岱舆仿儒家四书体制,写有《清真大学》、《正教真诠》、《希真正答》等书。马注著有《清真指南》。崇祯朝的梁以浚等写在《正教真诠》的序里,皆以“清真之道”、“清真之教”指称伊斯兰教。王岱舆、马注的著作中,清真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说明当时“清真”已经成为伊斯兰的专名。一般而言,当时人解释清真主要是指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如《正教真诠》云:“不拜像,灭诸邪,故谓之清;尊独一,无二主,故谓之真。”现代有的辞典上说“清真”是阿拉伯语al-kalimah al-Tāyibah 的意译,这句阿拉伯语的所指,便是中国回族所称的“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使者。”


从翻译的角度,以“清真”为伊斯兰的译名可谓别致,因为这译名既非音译,亦非纯粹意译,却是能得其神韵。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唐宋元明四朝,代代有在中土生活的穆斯林遗迹。但由于中国穆斯林没有系统的传教体系,加上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是以阿拉伯语诵读,不重视用汉语讲经,也不重视翻译。所以,中国普通民众和一般知识界,对伊斯兰的知识一直很陌生。而对清真一词的解释,也向来是纷纭复杂,清真一词,遂成为难以致诘的名相。


“清真”作为中国伊斯兰信徒的标志,非常精妙地传达了中国穆斯林的信仰和生活操持。伊斯兰教对人的日常生活安排得尤其细致,在礼拜、工作、交际、婚姻、饮食等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规则和方法。单就食品而言,要求穆斯林食用佳美的食品(不饮酒、不食猪肉、不食非诵真主之名宰杀和自死的动物、不食动物的血液),所以穆斯林对饮食非常讲究,因为这也是信仰的具体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清真饭馆的原因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单位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


明清之际的中国回族学者在解释教义时说,“清”是指真主清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是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无所比拟。他们以“清净哉,真主”和“真主至清至真,原有独尊,谓之清真”,来赞美自己崇奉的真主安拉。近代新疆回首长总教长马良骏大阿訇(1867—1975)解释得更加简明:清则净也,真则不杂也。净而不杂,就是清真。显然,这些解释都是从“清真”的本意纯洁质朴中引申出来,套用到伊斯兰教上的,其中也反映了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

以上就是"清真"的由来
回答:2007-03-07 17:04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jixiangmimi
[先知]
清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流行的专用名称。“清真”一词含有幽静高洁之意。宋元时代,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穆斯林文人根据该教崇尚清洁、信奉真主之义等特点,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 或该教的礼拜寺。如元至元年(1341)杭州礼堂重建时称为“清真寺”,宋绍兴(1131-1162)年间在泉州修建的礼寺称为:清净寺”,传说始建于唐代的长安(今陕西西安)的西大寺和东大寺曾分别称为“清真寺”和“清修寺”等。元代后期逐渐演变为清真二字合称伊斯兰教,这可从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奏改清教寺为清真寺一事中得到印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题金陆礼拜寺《百字赞》中有“教名清真”一语,说明清真在当时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通用名称。


明末清初,中国穆斯林学者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其教至清至真”等来解释伊斯兰教被称为清真的来由;同时,有的学者给自己译着的有关阐述伊斯兰教教义的著作冠以清真二字,如《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释疑》等。至此清真一词遂由一般名词变成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称该教为“清真教”,该教的礼拜堂为“清真寺”,该教所办的学校为“清真小学”、“清真学堂”,按照该教教义要求制造的食品为“清真食品”,出售清真食品和饮料的地方为“清真餐馆”、“清真茶馆”。
回答:2007-03-03 23:05
评论 ┆ 举报

zoushan2
[学姐]
清真
清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流行的专用名称。“清真”一词含有幽静高洁之意。宋元时代,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穆斯林文人根据该教崇尚清洁、信奉真主之义等特点,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或该教的礼拜寺。如元至元年(1341)杭州礼堂重建时称为“清真寺”,宋绍兴(1131-1162)年间在泉州修建的礼寺称为:清净寺”,传说始建于唐代的长安(今陕西西安)的西大寺和东大寺曾分别称为“清真寺”和“清修寺”等。

元代后期逐渐演变为清真二字合称伊斯兰教,这可从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奏改清教寺为清真寺一事中得到印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题金陆礼拜寺《百字赞》中有“教名清真”一语,说明清真在当时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通用名称。明末清初,中国穆斯林学者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其教至清至真”等来解释伊斯兰教被称为清真的来由;同时,有的学者给自己译着的有关阐述伊斯兰教教义的著作冠以清真二字,如《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释疑》等。至此清真一词遂由一般名词变成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称该教为“清真教”,该教的礼拜堂为“清真寺”,该教所办的学校为“清真小学”、“清真学堂”,按照该教教义要求制造的食品为“清真食品”,出售清真食品和饮料的地方为“清真餐馆”、“清真茶馆”。

“清真”的由来
汉语中“清真”一词,从我国南北朝时代便开始使用。但从南北朝到宋朝约800多年的时间里,“清真”一词在文人笔下只是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幽美的环境。唐宋以后,“清真”一词开始与宗教相联系。因宗教都自称“清道”,又都主张“清静无为”,故喜用“清真”一词。明中叶后,回族穆斯林赋予“清真”一词以含义。他们认为“清”者是指真主“超然无染、不拘方位”,“真”者是指“真主永存、独一至尊”。
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是:“万物非主,惟一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这两句话一般被称为“清真言”。这样,真至解放前,在我国社会上都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后来,人们把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制作的各种食品,称为“清真食品”或“清真糕点”。此外还有“清真餐厅”、“清真小吃店”等。现在,“清真”一词已成为一般的流行用语了。

回答:2007-03-03 23:10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