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阿拉伯、穆斯林、伊斯兰、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何联系?
作者:提问者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7-27 22:56: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惜朱颜
[新手]
阿拉伯、穆斯林、伊斯兰、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何联系? 5分
回答:2   浏览:197   提问时间:2007-07-27 22:56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小饼饼
[神]
阿拉伯指人种或地区,阿拉伯人或阿拉伯地区(中东地区、海湾地区)
伊斯兰是一种宗教
穆斯林是伊斯兰教的教徒

阿拉伯地区生活的大多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都信奉伊斯兰教,也就都是穆斯林。
回答:2007-07-27 22:5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其他回答 共1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明咪咪
[智者]
阿拉伯的原意
据称是沙漠居民的意思。

可以有三种方式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阿拉伯人。

政治上:如果他生活在阿拉伯国家,也就是这个国家是阿拉伯联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或者更含糊一点,阿拉伯世界(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的一个成员。 这个定义包括三亿多人。
语言上:是否他的母语是阿拉伯语,这个定义包括二亿多人。
基因上:是否他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阿拉伯半岛。
对于上述因素考虑的重要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多数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们是考虑到政治和语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虽然满足上面的两条,但是基于基因的考虑认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不太多的人只根据政治而不把语言考虑其中,这样库尔德人、柏柏尔人自己不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但是有些人不这么看,例如有些柏柏尔人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库尔德人是阿拉伯人。)

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在蒙昧时代,只有阿拉比亚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被称为阿拉伯人。大扩张之后倭马亚王朝建立,只有源出阿拉伯半岛、血统纯正的人才有资格自称阿拉伯人,拥有高贵的身份;而到了阿拔斯王朝,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强。阿拉伯人这个概念,逐渐包括了帝国属下所有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的各族人民。以上是简便的说法,民族的斗争与融合要复杂的多。很多人可以承受异族的统治,甚至皈依他们的宗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避税),但他们一直不愿放弃自己的语言。直到阿拔斯王朝的末期,阿拉伯语才成为整个帝国的“普通话”。

穆斯林(阿拉伯语:مسلم),意思是顺服真主的人。当一个人宣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的时候,他就成为一个穆斯林了。广义地来说,一个愿意顺从真主的人就是一个穆斯林。因此,所有在穆罕默德之前出现过的圣人,也都是穆斯林。古兰经特别提到比摩西和耶稣更早出现的易布拉欣(亚伯拉罕)。经里叙述:“他不是犹太教徒或基督教徒,而是穆斯林。”因为他服从真主的意愿。一个穆斯林应该不仅心里面顺从真主,而且要以行动来证明顺从真主,这样才能算是言行一致、表里合一的穆斯林。另外穆斯林多数自称正教徒

穆斯林现在可泛指伊斯兰教的信徒。这是伊斯兰一词的主动分词。目前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指伊斯兰教徒。

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

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穆斯林·本·哈加吉,中世纪伊斯兰教著名人物。

伊斯兰教(阿拉伯语:إِسْلاَم,islām)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与犹太教,基督教同属亚伯拉罕系。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其使者为先知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和平,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是上述地区发展最快的宗教。西欧有些国家,穆斯林的人口非常可观,比如法国,穆斯林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10%。英国和德国也有比例可观的穆斯林人口。美国大约有穆斯林800万左右。现约有信徒12亿多,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氏族社会由部落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时期。因氏族制解体而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对立,各部落间长期的仇杀,波斯和拜占廷帝国为争夺东西商路的激烈冲突,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使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前提渐趋成熟。同时,因部落宗教的崩溃,犹太教、基督教传入的影响,使一些具有模糊一神观念的人转而探求真正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这些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统一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命其为人类的最后使者,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又针对易卜拉欣(中文圣经翻译为亚伯拉罕)、尔萨(中文圣经翻译为耶稣)等使者以及经典提出了与犹太教及基督教不同的见解。622年,在麦加贵族的迫害下,穆罕默德与其信徒迁徙麦地那,建立以信仰为纽带的穆斯林社团乌玛。经过10年斗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后开始向外扩张和征服。100年后,阿拉伯人建立的世界帝国横跨亚、非、欧三洲,伊斯兰教成为统治者的宗教。750年,阿巴斯人利用人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后,以征服民族为统治者的社会结构瓦解,全面伊斯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至10世纪,各宗教学科基本定型,伊斯兰教的宗教体制大体确立。同时,哈里发帝国开始急剧衰落,各地割据自立,外族相继入侵。在动荡不定的政局下,伊斯兰教发展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和扩展的世界宗教,不受以其名义统治的王朝兴衰的左右。清真寺、宗教学校和教法法庭由宗教学者主持,伊斯兰教继续向外扩张,或由于穆斯林君主的军事征服,或得益于穆斯林商人的积极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传教活动,是苏非苦行者的自发努力。他们使伊斯兰教在民间和异教地区得以不断扩展和深入,然后由宗教学者施加进一步的影响。

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顺从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启示于众先知,最后在麦加和麦地那降示于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启。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被整理并规范。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经文强调的主旨是真主独一。他超绝万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义上以物配主,则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是引导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于他”。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收集圣训的活动始于早期,至9世纪下半叶,随着圣训学的发展,出现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唯理主义的穆尔太齐赖派一度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官方学派,但遭到正统派的反对。而后出现维护正统教义的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和塔哈维学派共同奠定逊尼派的教义学基础。

穆罕默德十分注重实际,伊斯兰教对信徒顺从真主而规定的宗教信仰和义务,朴实而易行。基本信仰是:信仰真主是唯一真实的主宰;信仰吉卜利勒为首的众天使;信仰《古兰经》和以前的诸经典为天启;信仰众先知和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信仰死者复活和审判、后世的奖惩。有的还加上信仰一切皆由真主前定。宗教义务就是称为信仰支柱的五功:信仰作证(念清真言),谨守拜功(每日五次);完纳天课(法定施舍),封斋节欲(每年一月),朝觐天房(有条件者一生至少一次);为主道而奋斗,即圣战,早年曾是重要的宗教义务。这些仅是最基本的义务,而伊斯兰教法,即真主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部诫命,还有更为广泛的要求。教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使伊斯兰教成为以律法为中心的宗教。教法的内容从宗教礼仪、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到法律规范,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的全部行为,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应尽义务的体系。因此,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阿拉伯语里面,“دين”一词既有宗教的意思,同时也有生活方式的意思。教法的实质性内容,穆斯林认为已在《古兰经》中包揽无遗,只要加以认识和阐述即可。至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和适用,则求助于先知的圣训。由此而发展的四大教法学派,在教法学中坚持公议的原则,承认各学派由类比推理作出的不同裁决。但什叶派坚持只有出自先知家族的宗教领袖,即不谬的伊玛目,才有权传述圣训和诠释教法,并因此否认公议和类比。不过,十二伊玛目派的乌苏里学派,以理性为教法的补充渊源,坚持教法学家运用独立判断的权利。这些正是两大教派在教义和宪制上的分歧所在。


派别和思潮
伊斯兰教的教派纷争起源于哈里发继承问题。哈瓦利吉派仅残存一个小教派易巴德派。什叶派的各支派,约占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逊尼派是穆斯林的主流派。在教法和教义的形成时期,各教派和学派相继兴起。近代以来,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各地竞相辉映。但融合多种民族和文化的伊斯兰教,仍显示高度的同一性。伊斯兰教始终是一部经典《古兰经》的宗教。麦加作为礼拜正向和朝觐中心,也起着增强伊斯兰教的凝聚力,促进穆斯林世界一体化的重要作用。但在经籍记载的宗教典范和理想外,各地实际上存在的伊斯兰教在不同民族传统和文化下呈现出背景多样性。在同一地区,有制度化的官方伊斯兰教与夹杂地方习俗的民间伊斯兰教。神秘主义的苏非派在民间占据统治地位。他们以主观直觉和内心体验追求与真主合一,漠视教义和教法的外在要求,容忍和吸收异教习俗和仪式,从而引起正统派的猜疑和敌视。11世纪后,安萨里将苏非主义引入正统教义,为传统信仰注入活力,并限制苏非派的极端倾向,促成两者的和解。苏非派接受正统教义,但没有改变其修持道路和活动方式,从12世纪后形成教团组织,传播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在14—18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在理论上,伊斯兰教没有教士阶层,没有教义机构,没有教会组织,也没有信经和教条。信奉伊斯兰教,首先要接受和遵奉教法规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忠诚于穆斯林社团并服从社团领袖。伊玛目是伊斯兰教正统观念和社会准则的监护人,但并没有直接干预的手段。为反对伊斯兰教上的偏离和调和,历史上不断发生复兴宗教的圣战运动。伊斯兰教认为:宝剑的圣战是小圣战,而大圣战则是与内心邪恶意念作斗争或学习教法一类的精神活动。自近代以后,伊斯兰教世界遭到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各地穆斯林以伊斯兰教旗帜掀起多次社会运动,引发种种社会思潮,至当代汇成伊斯兰教复兴运动。这种净化信仰、恢复原始教义的思潮,既是对复归纯正伊斯兰教的领悟和追求,也是对在现代条件下变革和适应的激励。当代伊斯兰教复兴,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心态和传统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体现。

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在宗教归纳层面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犹太教同属亚伯拉罕系;其历史均可追溯至亚伯拉罕时期。三教都确认圣经旧约部份的真确性;但对新约部份却持不同见解。基督教相信耶稣为神的儿子,即旧约里提及的弥赛亚。犹太教对此不给予承认,认为弥赛亚还未降临。伊斯兰教认为耶稣只为先知,与亚伯拉罕和穆罕默德持同样地位。

伊斯兰教一般相信圣经的神圣,但认为圣经的内容在历史的进程中已被撮改。


回答:2007-07-27 22:58
修改:2007-07-27 23:0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