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法语沙龙
|
英语沙龙
|
德语沙龙
|
西语沙龙
|
韩语沙龙
|
日语沙龙
|
俄语沙龙
|
意语沙龙
|
外语论坛
|
葡语沙龙
|
瑞语沙龙
|
阿语沙龙
|
热卖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外语沙龙
>>
阿语沙龙
>>
疑难解答
>> 正文
专题栏目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埃及现在是斋月吗
介绍埃及慈善之神、凶恶…
埃及闻风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埃及的语言.
一首埃及民歌,歌词帮忙…
埃及
怎么简短描述埃及开罗?
埃及本民族的语言是什么…
木乃伊这个次是从埃及传…
埃及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
阿里妈妈广告位
埃及,苏丹,乍得,利比亚,哪国生活水平高?哪国工业更发达?四国排名如何?
★★★
埃及,苏丹,乍得,利比亚,哪国生活水平高?哪国工业更发达?四国排名如何?
作者:
zhuhaife…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8-19 18:13:00
埃及,苏丹,乍得,利比亚,哪国生活水平高?哪国工业更发达?四国排名如何?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8-19 18:13
提问者: zhuhaifeng0308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
埃及
①古国名。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奴隶制国家。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尼罗河纵贯全境。河谷两岸和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世界著名文化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四千年,开始在上、下埃及形成两个奴隶制王国。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全国统一,是为早期王朝。历经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700-前2200年)、中王国时期(约前2000-前1780年)到新王国时期(前1567-前1085年),疆域最广北达黎巴嫩,南及尼罗河第四大瀑布(今苏丹北方省境内)。约公元前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称后期王国,陷于分裂。公元前671年为亚述征服。后获独立。公元前525年为波斯所灭。公元前305年为托勒密王朝统治。公元前30年并入罗马帝国。古埃及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复合拼音文字、天文、历算、医学、建筑、雕刻、文艺等。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50-前2500年)的大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奇观。
②埃及(Egypt)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人口6587万(2000),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科普特人约占11.8%,信奉基督教;此外还有贝都因人和努比亚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
【货币】埃及镑(Egyptian Pound)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两小时;比北京时间晚六小时。
地理/形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洲。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尼罗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境内长1530千米,两岸形成宽约3~16千米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达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区终年很少降雨。沙漠与半沙漠广布。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领土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这一小部分领土在亚洲。在行政上,划分为8个经济区,每区包括一个或几个省,全国共有26个省。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是“埃及的母亲”。它是非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6670余千米。它由发源于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流入埃及。从南到北纵贯埃及东部,在埃及境内一段长达1530千米,确是具有舟楫、灌溉之利的重要的水利资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其光辉灿烂的古文化。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它的南部海拔35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
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称阿拉伯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占埃及面积的6.38%。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北部低地是蒂赫沙漠,多间歇性河流和干涸的河床。东部为高原,圣卡特琳山海拔2637米,是埃及的最高山峰,相传是摩西受“十诫”的地方。
历史 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埃及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100年,由南方的美尼斯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时埃及文化已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开创法老专制政治。历代王朝陆续建造了一批称为世界奇迹的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和大量雕像。公元前七到前一世纪曾先后被亚述、波斯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四到七世纪被并入拜占庭帝国。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埃及先后沦为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的一个省。后阿拉伯人虽多次更朝换代,但埃及的被统治地位依旧,且接受了伊斯兰教。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又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入侵,统治了3年。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宣布埃及为英的“保护国”。由于埃及人民的抵抗,英国于1922年2月28日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政权。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M.纳吉布出任第一任总统兼总理。1954年11月纳赛尔取代纳吉布任总统。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挫败英、法、以联合军事干预。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阿联解体。1970年纳赛尔病逝,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遇刺身死,穆巴拉克当选总统。穆巴拉克对原来的政策逐步调整,强调国内安定,适当开放民主,与反对党对话,同时加强社会治安,镇压制造恐怖活动的极端主义分子;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实行开放性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坚持国营和私营企业并举,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在外交方面重点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90年10月12日,议长马哈古卜遇刺身亡,穆巴拉克当日宣布解散议会,并于11月举行议会选举,民族民主党获胜,继续执政。1991年政府提出“把国内稳定放在首位”,有限度开放民主,缓和与反对党的关系,坚决打击制造恐怖活动、暴力事件、暗杀等罪行;经济改革采取稳妥措施,注意照顾社会承受力。
政治 1971年9月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的永久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人民议会提名,公民投票选出。1980年5月22日经公民投票修改宪法,规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上”;“总统可多次连选连任”,并增加了“建立协商会议”的条款。人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普选产生;议长、副议长每年选举1次。主要职能是:提名总统候选人;主持制订和修改宪法;决定国家总政策;批准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决算;对政府进行监督。
埃及自1952年革命后,曾宣布解散一切政党。1976年萨达特宣布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6个:①埃及民族民主党,执政党。1978年7月成立。②埃及新华夫脱党,主要反对党。1978年2月成立。③埃及社会主义工党。1978年12月成立。④埃及自由社会主义者工党。197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自由社会主义者论坛。⑤埃及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进步论坛,1976年11月改用现名。⑥乌玛党。1983年7月成立。
经济
三分之一以上的职业人口从事农业。耕地面积仅占国土的4.5%,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主产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麦居非洲前列,还产甘蔗、花生等。非洲重要的石油和磷灰石开采国。炼油工业发达,其他重要工业部门有食品、纺织、化工、钢铁、机械等。尼罗河和沿海盛产鱼类。主要出口原油、油品、棉花等,其中原油独占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主要进口农畜产品、机器设备、车辆、化工产品等。苏伊士运河是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
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后,对原有较大的工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1974年萨达特总统宣布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积极争取外援,大力引进外资,开发自由区和经济特区,发展私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1974~1982年,经济年增长率达8%。穆巴拉克执政后,继续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财政、经济和管理改革,实行“生产性开放政策”。在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继续放宽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强调增产节约、提高效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自力更生精神克服经济困难,经济有所发展。1991年,由于埃及在海湾战争中持反对伊拉克侵吞科威特的立场,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赞赏,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向埃及提供贷款和紧急援助。另外,美国免去埃及所欠军债,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也取消了埃及所欠债务。同年5月,巴黎俱乐部债权国免除埃及约110亿美元的债务。埃及经济困难得到了缓解。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832亿美元。1998年汇率:3.39埃镑兑1美元。
埃及资源丰富,初步探明储量:石油60亿桶,天然气3284亿立方米,磷酸盐约12亿吨,铁矿1.82亿吨;此外还有锰、煤、金、锌、铬、银、钼、铜、滑石等。埃及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石油、铜、铁、电力、化肥、水泥、机械等重工业有较大发展,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1998年全国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3.5%。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
埃及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宏伟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爱资哈尔清真寺、古城堡、希腊罗马博物馆、卡特巴城堡、蒙塔扎宫、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王陵之谷、阿斯旺水坝等。旅游收入是埃及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铁路全长7000千米。开罗第一条地铁全长42.5千米,第一期工程已于1987年9月竣工通车。公路全长4.8万千米。有海港7个,年吞吐量3050万吨,主港口有亚历山大、塞得港、苏伊士等。有国际机场5个,开罗机场是连结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财政来源除税收外,主要靠石油、侨汇、运河和旅游四大项收入。
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它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法、德、意、英、日等国。埃及还较多地接受外国援助。美国是埃及的主要援助国。向埃及提供援助和贷款的国家和组织还有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0年海湾战争后,西方和海湾国家减免了埃及的债务共255亿美元。此外,埃及还从海湾国家、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加拿大以及韩国获得了10亿多美元赠款或紧急援助。
在人民生活方面,埃及政府长期实行家庭补贴制度。另外还对大米、面粉、食油、糖和能源等实行物价补贴。
文化教育 埃及实行普及义务小学教育制度。全国有综合性大学13所,包括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舍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等,有大学教师3万名;中学25000所,教师75万名。
埃及现有日报7家,期刊70多种,主要为阿拉伯文,有少数为法文和英文。报纸有《金字塔报》、《共和国报》、《晚报》、《消息报》,均为阿拉伯文;较有影响的法文报有《埃及前进报》、《埃及日报》。期刊均为阿拉伯文,有《金字塔经济学家》、《最后一点钟》周刊、《图画》周刊、《鲁兹•尤素福》周刊。
中东通讯社为国家所办的惟一通讯社,1956年成立,在伦敦、巴黎、华盛顿、纽约、波恩等地驻有10多名记者。国家广播电台用30多种语言向国内外广播,每天播出约170小时,另有中东广播电台和亚历山大广播电台。埃及电视台为国营,建于1960年。
对外关系 穆巴拉克执政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和不结盟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改善并加强了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1989年5月恢复了阿拉伯联盟成员国资格。
埃及还强调自身的非洲属性,要努力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但不结盟。苏联解体后,承认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不断发展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埃及已同16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埃及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并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非洲国家,建交日期为1956年5月30日。
埃及同美国的关系有过曲折。1967年六•五战争后,埃及宣布同美国断交。1974年两国复交。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签订和约,美国每年向埃及提供经援、军援。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埃及重视美国的作用。
埃及同苏联的关系也颇为曲折。穆巴拉克执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苏联解体后,埃及与俄罗斯签订了贸易协定。
埃及同西欧的关系,自1956年挫败英法联军干预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事件后,一直较冷淡。自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后,埃及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有较大发展。
埃及与叙利亚有特殊关系,1958年2月,两国曾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因叙国内发生政变而解体,两国间维持一般外交关系。海湾危机时,两国立场一致。双方过往甚密,在中东问题上协调行动。
埃及与利比亚曾因边界等问题断交。后双方都表示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并采取了一些行动。1991年双方又致力于两国一体化进程,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里全面迅速发展。
埃及同以色列在1948、1956、1967和1973年先后4次爆发战争。1978年萨达特总统同以色列总理贝京、美国总统卡特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26日,萨达特和贝京在华盛顿签署了和平条约,宣布结束两国间的战争状态。1980年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89年3月15日,以色列撤离塔巴,埃及收回包括塔巴在内的西奈半岛全部以占领土。
苏丹
国名: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独立日:1月1日(1956年)
国庆日:1月1日(1956年)
救国革命日:6月30日(1989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绿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
国徽: 为一只舒展双翼的雄鹰。鹰上端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下端的饰带上写着“苏丹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 (Omar Hassan Ahmed El-Bashir) ,1989年6月30日出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1993年10月改任总统,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连任,2005年7月再次就职 。
自然地理:面积250.5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为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与利比亚、埃及为邻,南与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交界,西与乍得、中非共和国接壤,东连埃塞俄比亚,东北濒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境内大部为盆地,南高北低。中部为苏丹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尼罗河以东为努比亚沙漠,以西为利比亚沙漠;西部是科尔凡多高原和达富尔高原;东部为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西斜坡。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尼罗河南北纵贯全境。全境属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3447万(1999年估计数)。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阿拉伯人约占39%,其余为黑人。南方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25%。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通用英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人口增长率2.7%,人均寿命56.4%岁,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5%。
首都:喀土穆(Khartoum),人口近600万(1999年)。
简史:19世纪初埃及侵占苏丹。19世纪70年代,英国始向苏丹扩张。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苏丹人民反抗英、埃入侵,1885年建立马赫迪王国。1898年英国重占苏丹。1899年由英、埃“共管”。1951年埃及废除“共管”协定。1953年英、埃达成苏丹自决的协议。1953年成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1993年10月,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并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连任。
由于苏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地差异与矛盾,苏爆发了两次南北内战。第一次内战始于1955年,止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初,苏丹总统尼迈里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引发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内战。近年来,在苏丹政府的努力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斡旋下,苏政府先后与南方8个反政府派别签署《和平协定》,并谋求与SPLA谈判,和平解决南方问题。
政治:1973年4月实行首部宪法,1985年4月废止。同年10月颁布过渡宪法,1989年6月30日废止。1989年6月30日,颁布并实行新宪法,规定苏丹是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国家,国家实行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非中央集权制;总统是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军队最高统帅,拥有立法、司法、行政最高裁决权,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届;议会为立法机构;司法独立;确立言论、结社自由原则和政治协商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处,南北方公民与义务平等。2002年4月,全国大会协商会议就修宪问题作出决定,取消总统任期两届的规定,可连选连任。2005年9月,苏丹总统巴希尔颁布总统令,宣布组建民族团结政府。新政府获得苏丹各政治力量的参与,是落实全面和平协议的重要步骤。
经济: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巴希尔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经改措施,苏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仍未摆脱困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苏列为无力偿债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并于1993年8月停止其会员国的投票权。为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政府于1993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1997年,苏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行财经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公共开支,限制依赖银行借贷开支比例,减少货币发行量,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利用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复苏,通胀率和赤字均明显下降,经济状况趋向好转,成为黑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98年和1999年,苏政府均按期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受到该组织好评,并于2000年恢复其会员国的投票权。苏丹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矿物资源储量:铁约3亿吨,铜900万吨,铬70万吨,银约9000吨,石油约5亿吨。森林面积5800多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3.3%;在林业资源中,阿拉伯树胶占重要地位。水力资源丰富。有200万公顷淡水水域。
军事:武装部队建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后,军队实行了苏丹化。8月14日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18~30岁的苏丹人必须有31个月的服役期。武装部队由陆、海、空及防空军4个军种组成。还组织和训练军事部队性质的民防军,估计有10万人。军事院校主要有最高军事学院、参谋指挥学院和军事学院。
文化教育:1988年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各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发展较快。全国人口的43%为文盲,25%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全国有综合大学5所,专科院校11所。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恩图曼伊斯兰大学建于1912年。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今日新闻报》、《消息报》和《多彩报》,均为阿文日报。《新地平线》为英文报,《今日苏丹》为英文月刊。苏丹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1971年5月成立,在内罗毕、摩加迪沙、恩贾梅纳、开罗、吉布提设有分社。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摩洛哥、叙利亚等国的通讯社以及中东通讯社、塔斯社、新华社等建立了交流和业务联系。每日出版阿、英文新闻电讯稿各400多份。在印度、美国和联合国派有记者。苏丹国家广播电台,设在喀士穆以北的恩图曼镇,建于1940年,用阿、英、法、索马里等语言对国内外播音。在国内共有9个发射台,每日除用阿语播放19个小时的节目外,还用英、法等语言广播3个半小时。朱巴等城市建有地方广播电台。朱巴电台主要用英语向南方播音。苏丹国家电视台,设于恩图曼,建于1963年,每天用阿、英文播送节目约8小时,同各阿拉伯国家和一些外国电视台有业务交流关系,收视观众约1000万。瓦德迈达尼和朱巴等地建有地方电视台。
外交: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和睦邻政策,主张同东西方国家都发展关系,加强阿拉伯、非洲、伊斯兰国家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南部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
与中国关系:1959年2月4日,苏丹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公民赴苏丹须知
一、申办苏丹入境签证须提供:有效护照,经过苏丹驻华使馆确认的苏丹注册公司的近期邀请函件,照片及填写签证申请表。
二、入境须知:持有效苏丹签证(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免办签证);入境3天内须到当地移民局办理居留登记手续。
三、海关规定:对入境者携带的少量个人用品免征关税,如衣服、化妆品、香烟2条、25支雪茄。对携带入境的摄像机等高档电器将征收关税。入出境人员的所有行李均须开箱检查(外交护照、公务护照除外)。
四、苏丹当地医疗条件较差,有疟疾和黄热病。
五、苏丹当地治安状况较好,犯罪率较低。但我公民外出时要提防被窃,勿将护照、现金等贵重物品留在车内。
六、苏丹当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拥挤,驾驶车辆外出时须小心谨慎,确保安全。前往首都喀土穆以外地区旅游时须前往苏丹旅游部申办旅游许可。苏丹境内大部分地区禁止拍照。
七、紧急联系电话:
使馆值班电话00249-11-272730
苏丹交通警察:00249-11-775247
苏丹刑事警察:00249-11-774444
医疗急救:00249-12306224
八、气候及自然灾害情况:苏丹全境气候差异较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到50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苏丹地处生态过渡带,极易遭受早灾、水灾。
九、苏丹政府承认双重国籍。
十、参考网站:
www.sudantourism.com
www.sudanmfa.com
www.sudaneseonline.com 《古兰经》上原指道德或宗教权威人士,后指政治权力,自11世纪起成为穆斯林统治者的称号。伽色尼王朝的统治者马哈穆德(998~1030在位)是称苏丹的第一位穆斯林统治者。在塞尔柱王朝统治下的安那托利亚和伊朗,苏丹是统治者常用的称号。
乍得
国名:乍得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ad)
【国 名】 乍得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ad,La Republique du Tchad)。
【面 积】 12840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26,419人(2005年7月),人口增长率约为2.95%(2005)。全国共有大小民族256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瓦达伊族、图布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首 都】 恩贾梅纳(N'Djamena),原名拉密堡(Fort-Lamy),1973年9月5日改为现名。人口72.1万人(2005年估计数字)。最高气温44℃(4月),最低14℃(12月)。
【国家元首】 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EBY ITNO),1990年12月4日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4日就?/ca>
回答者: samvonma - 助理 二级 8-12 13:59
查看用户评论(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
埃及,苏丹,乍得,利比亚,哪国生活水平高?哪国工业更发...
•
埃及,利比亚,乍得,埃塞俄比亚,在世界上算小国还是大国?
•
北非的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苏丹乍得埃塞俄比...
•
利比亚夏季的气候怎么样?
•
目前法国与乍得是什么关系
查看同主题问题:利比亚 埃及 苏丹 乍得 水平
没找到针对您问题的答案?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在我们为您集成的Google搜索上您可以查到于您所需要的内容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求助一切有关阿联酋的事
下一篇文章:
帮我打听一下:阿拉伯语有等级考试吗?
【字体:
小
大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本站简介
|
成都地图
|
在线翻译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05
外语沙龙
外语学习网-外语沙龙为外语爱好者提供外语学习交流的网上空间,本站提供免费外语歌曲,试题,外语在线翻译,学习听力mp3等资料下载。
本站广告 招租中,在本站投放广告针对性较强,有较高的回报!
蜀ICP备05005342号
信息备案:蜀ICP备05005342号
信远互联工作室
站长:寒江
联系邮箱:monf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