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德国简史(五)德国的分裂》关键词:德语 (1945-1949年)
1.波茨坦协定 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也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的德国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断垣残壁,交通瘫痪,经济崩溃,物质极其缺乏,食品按计划分配。据1947-1948年资料统计,居民每人每月供应10公斤面包、半公斤糖、400克肉、175克食油、50克鱼、半公斤牛奶、半公斤水果。 1945年7月至8月,三个战胜国美、英、苏的最高领导人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相会在柏林郊区的波茨坦,商讨和决定处置战后德国的方针。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妥协,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波茨坦协定(Potsdamer Abkommen),其主要内容如下:全体德国人应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势力,使德国无法再次发动战争。从而确保欧洲和世界和平;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大柏林,四个占领区的司令官组成盟国对德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德最高权力机构),取代德国中央政府;在占领期间,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仍是统一的整体;允许德国人在占领区建立政党和社团组织;德国必须割地赔款,赔偿战争中给受害国造成的巨大损失。有关领土的割让,四国达成以下决议:奥得-尼斯河以东的领土割让给波兰,东普鲁士北部领土连同柯尼斯堡市割让给苏联,南部领土则划归波兰所有。奥得-尼斯河成为德波临时国界。被割让领土上的所有德国人连同居住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欧国家的德国人,必须限期离境,一个不留。 波茨坦协定是东西方之间妥协的结果,因此埋下了冷战的祸根。德国和柏林被划分成四个占领区,东部大片领土丧失,1200万德国人被迫离开家乡,长途跋涉进入德国本土,其中约有200万人途中或被冻死、或被饿死、或被当地居民报复杀害。这些主权、领土和灾难问题构成了战后德国问题的焦点。 直至1985年,原西德大多数人认为,1945年5月8是德国战败日,不值得庆祝。1985年5月8日,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Weizsäcker)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5月8的历史意义表了态,他在公开讲话(Rede Zum 40. Jahrestag der Beendigung des Krieges in Europa und der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Gewaltherrschaft)中强调说明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德国人民从民族社会主义的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但他同时指出,战争也给德国人民带来灾难:国家分裂、领土丧失、妻离子散。1995年4月7日,德国一些政界要人和知名人士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一份题为“1995年5月8日-反对忘却”的呼吁书,号召德国人民不要忘却德国战败后所遭受的灾难和失去的一切。 截至1996年,除捷克外,德国与所有二战中受害国家签订了和解协议。德国与捷克长期悬而未决的争议是:战后,捷克苏台德地区德国人在被驱逐出家园时,遭到非人待遇。他们要求捷克政府对此赔礼道歉,并作一定的赔偿。捷克政府一再拒绝。1997年1月,此问题才最终得到圆满解决,两国签订了和解协议(Deutsch-Tschechische Aussöhnungserklärung)。
2.非纳粹化运动 根据波茨坦协定,四大国在各自占领区开展了清除帝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运动。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战胜国在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Nürnberger Prozesse)。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en Militärgerichtshof)判处其中12人死刑,3人无期徒刑,4人10至20年徒刑。希特勒已于1945年4月底畏罪自杀,其余3个头目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和戈林(Hermann Göring)在宣判前已先后自杀身亡。紧接着在各级地方法院的审判中,又有一批纳粹大小头目被判刑或被处决。德国人按各自所犯罪行或无罪被分成5类:严重犯罪者、犯罪者、轻度犯罪者、追随者、无罪者。美占区的非纳粹化运动开展较为深入,几乎人人过关。按规定,人人必须回答表格上列出的133个问题,并对此提供人证和物证。共有6个纳粹组织被宣布为犯罪组织,包括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NSDAP、盖世太保(秘密警察) Gestapo、保安处Sicherheitsdienst (SD)、党卫军SS等。占领当局对其下属人员进行了大规模清洗.大多数人为被开除公职。 非纳粹化运动(Entnazifizierung)对铲除专制独裁思想,对德国政治生活民主化以及对德国人的战争自我反省具有重要意义。 至今仍有一部分德国人认为,非纳粹化运动犯有扩大化错误,是战胜国对战败国搞诉讼,甚至是报复。纽伦堡军事法庭的审判程序缺乏法律依据,原告就是法官。法庭只对战败国的罪行进行揭露和惩罚,而对盟军在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则绝口不提,例如苏军强奸德国妇女,英军轰炸德累斯顿致使数万平民死亡等。
3.“马歇尔”计划和货币改革 冷战初期,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西扩,1947年夏季,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布对欧洲国家推行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指出,贫穷是独裁制度的温床,人们一旦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时,独裁制度就会蔓延。1948至1952年,三个西方占领区和后来的联邦德国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15亿美元的援助。美元的输入奠定了战后重建西部德国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占领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并导致德国经济开始分裂。1947年,英美两国把它们的占领区合并成双占区(Bizone),并设立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委员会”(Wirtschaftsrat)。尽管糟到让会民主党人的反对,经济委员会在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的领导下,决定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并在1943年6月20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Währungsreform),发行新货币“西马克”,规定每个公民以1(原德国马克):1(西马克)的兑换率,兑换60西马克作为起步费。其余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兑换率为100:6.5。由于货币保值,新马克值钱,自6月21日起,原先空荡荡的商店橱窗内突然变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此有人把1948年6月20日作为“经济奇迹”的开始。 6月23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东)马克。由于苏联从其占领区拆卸和运走大量工厂设备,又把很大一部分工农业产品作为赔款运往苏联,所以货币和商品供应之间失去平衡。东马克的价值远远低于西马克。1948年10月,东西柏林两种马克的兑换率为4:1。货币改革结束了战后的通货膨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埋葬了德国统一的经济体制,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德国统一后,为发展东部经济,西部向东部输人大量资金。有些西德人对此抱怨,而大多数东德人对此并无感激之情,甚至认为,这是西德人应尽的责任。其理由是,第三帝国所欠战争债务应由四个占领区平均分摊,东占区非但没有得到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而且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战争赔款。德国统一后,作为补偿,西部理应向东部提供援助:
4.第一次柏林危机 有关大柏林货币改革,苏联坚持整个柏林使用东马克,西方不予理睬。苏联以此为借口,切断西柏林与三个西占区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并中断对西柏林的水、电、煤和食品的供应,使之成为一个“孤岛”,企图迫使西方三国撤出西柏林.从而达到把西柏林并入苏占区的目的。苏联把西柏林并入东占区的理由是,西柏林位于东占区(即后来的民主德国)的中心,整个柏林是被苏联红军解放的。西方三国则认为,东占区的莱比锡、德累斯顿和马格德堡等一大片地区是由英美军队解放的,按双方达成的协议,英美军队撤出这些地区,以此换取共同占领和管理首都大柏林的权利。 由于苏联的封锁,西柏林几乎成为一座死城,入夜,全城一片漆黑。在这生死他关时刻,几乎无人逃往苏占区求生。西方三国坚持波茨坦协定中有关共同管理大柏林的条款,为确保冷战前沿阵地这把插入苏占区心脏的利剑,不借一切代价建立起一座空中“桥梁”(Berliner Luftbrücke),用飞机给西柏林200万市民每天空运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从牛奶、蔬菜、土豆、钢铁、煤炭、机器零件直至整座大型发电厂的成套设备。1948-1949年的柏林封锁持续了l0个多月,西方共动用了27万架次飞机,平均每天近千架。不管暴风骤雨,浓雾弥漫,飞行从不间断。因此,时有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为纪念阵亡飞行员,西柏林市建造了一座英雄纪念碑。 由于西方没有屈服,苏联被迫取消封锁。柏林封锁使西方对苏联式共产主义产生了恐怖心理,导致柏林的彻底分裂,使冷战达到高峰。
5.两个德国的建立(1945-1949年) 随着冷战的升级,美国逐渐改变了原先对德国的敌视政策,化干戈为玉帛,决心合并三个西占区建立一个国家,以此来抵制所谓共产主义的西扩。1947年7月,西方三国最高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向三个占领区所属的11位州总理递交有关成立西部国家的3个文件。史称此文件为“法兰克福文件”(Frankfurter Dokumente),它奠定了即将诞生的国家法律基础。在占领当局的授意下,各州议会代表在波恩成立了具有议会职能的“议会委员会”(Parlamentarischer Rat),讨论和制定宪法。为避嫌和推卸分裂国家的责任,“议会委员会”把此宪法称为《基本法》(Grundgesetz),即过渡时期的宪法。为强调国家的临时性,把首都设在波恩-一个不显眼的小城。最终的宪法和首都将由统一后的德国确定。1949年5月8日,德国投降4周年之际,“议会委员会”以53票赞成,12票反对通过了《基本法》。然后由各州议会进行表决,10个州赞同、只有巴伐利亚州反对,其理由是.《基本法》削弱了地方权力,但同时承认《基本法》对它有约束力。5月12日,《基本法》获占领当局批准,5月23日开始生效。8月,联邦大会选举自由民主党主席特奥多尔•豪斯(Theodor Heuss)为联邦总统,联邦议院仅以一票多数选举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为联邦总理,此票恰恰是他本人投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诞生,在新国家诞生的同时,占领当局发布了《占领法规》(Besatzungsstatut),限制了联邦德国的主权。《占领法规》与《基本法》同时生效。这一最高权力双轨制延续至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占领法规》保留了西方三国对外交、国防等事务的领导权,保留了在德国统一问题和柏林问题上的最终决定权。此外,还保留了对修改《基本法》的审批权和撤换联邦政府的权力。因此,联邦德国成立并不标志着西部德国人已有决定自己命运的主权。此时的联邦德国还只是一个被占领的有限主权国家。对联邦德国成立和初期的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著名人士有阿登纳、豪斯、艾哈德(Ludwig Erhard)、社会民主党主席库尔特•舒马赫(Kurt Schumacher)和社会民主党杰出活动家、《基本法》的主要创始人卡洛•施密德(Carlo Schmid)。 早在柏林封锁期间,在苏联的授意下,苏占区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制定一部宪法草案,准备成立一个新国家。“人民委员会”曾多次呼吁西区,共同建立一个全德统一的国家,但均遭西方三国拒绝。西方三国认为,建立统一国家的前提是,在苏占区也必须实行自由的、无记名投票的全民选举制。出于观点大相径庭,双方只好分道扬镳。苏占区不愿承担分裂国家的责任,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条件下,静候西占区的动静。1949年9月联邦德国政府组成,苏占区于10月7日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为(东)柏林。对民主德国初期的内外政策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人士有共和国总统威廉•皮克(Wilhelm Pieck)、总理奥托•格罗提渥(Otto Grotewohl)和德国统一社会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 SED)副主席瓦尔特•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
6.德国分裂的原因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发表“铁幕”(Eiserner Vorhang)演说,主要内容是:“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昔日的中东欧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市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持和索非亚等。这些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居民被置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受到莫斯科的严密控制……”(From Stettin in the Baltic to Trieste in the Adriatic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 the Continent. Behind that line lie all the capitals of the ancient stat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Warsaw, Berlin, Prague, Vienna, Budapest, Belgrade, Bucharest and Sofia; all these famous cities and the populations around them lie in what I must call the Soviet sphere, and all are subject, in one form or another, not only to Soviet influence but to a very high and in some cases increasing measure of control from Moscow.)斯大林奋起反击,谴责丘吉尔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煽动者”。从此,“铁幕”一词成了冷战的代名词。 原苏联、东欧和我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均把“铁幕”演说称之为冷战的讯号,并认为,在冷战思想和抑制共产主义西扩的杜鲁门主义的指导下,西方采取了一系列分裂欧洲和德国的措施,例如合并西占区、实施马歇尔计划、单独实行货币改革、率先成立分裂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等。西方政界和史学界对欧洲和德国分裂的原因一向持争议观点。大部分人认为,斯大林的领土扩张政策和控制中东欧的野心是导致分裂的主要原因,例如,苏联在布拉格和希腊策划的政变和在盟国对德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不合作态度等。我国大多数史学家认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如要寻根究底,德国的分裂应归咎于德国人自己,是希特勒罪恶招致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