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中国人怎么学会外国语的?
作者:
提问者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4-08 11:31: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44likai44
[新手]
中国人怎么学会外国语的?
15分
回答:6 浏览:209 提问时间:
2006-04-08 11:31
据说《南京条约》签订时连翻译都找不到,后来的京师同文馆教外语,怎么教?中国那时没有一个人懂外语,难道都是猜出来的? 或者说,世界各国在没有交流之前时怎么学外语的?
共
0
条评论...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bach研究员
[大师]
世界各国在没有交流之前当然没法学外语
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早就开始了。鸦片战争前广州就有对外贸易。中国商人会讲外语。早在明代意大利基督会士曾在中国做官,他们的汉语很好,四书五经都懂。所以说清代只是不像现在似的全民学外语,但要找个翻译并不困难。不知道你说的“据说”是那里来的
回答:
2006-04-08 12:15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我也这么想,“据说”是我们历史老师说得
共
0
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5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姐]
对
猜
一点一点的猜
回答:
2006-04-08 11:33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卡卡西
[新手]
这个问题提的太有意思了,我想大概是他们先用手比划,然后大家互相都明白了意思,就各自回家按照自己国家的语言给翻译了一下,哎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跟宇宙没了会是什么样子一样难回答!
回答:
2006-04-08 11:35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东林大刀
[学长]
跟鸡蛋为什么叫鸡蛋而不叫鸭蛋一样难以回答你
回答:
2006-04-08 11:37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xueye666
[新手]
中国外事翻译史简述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对外交往早,外事翻译出现得也早。谭载喜在他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提到我国的翻译史时说:“孔子周游列国,在各地言语发音不尽相同,彼此交流甚少的当时,也不可不通过‘旬寄之才(即翻译人员)以‘达其意,通其欲。”公元四五世纪,我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有较大发展,翻译(当时主要是口译)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明朝初,中国一直文化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在长达2000年的时期里,从汉代杰出外交家张骞和班超先后三次出使西域,到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指南洋和印度洋),中国对外关系活跃,且一直处于主动地位。翻译在这些对外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与亚洲、欧洲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期间我国出现了两次翻译高潮。汉朝未年,我国以佛教翻译谓语的笔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翻译高潮,历时近千年。明代郑和下西洋,使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传入我国,我国出现了以翻译西欧国家科学文化为主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从清代后期起,中国国力逐渐衰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衰落。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略、掠夺、欺压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的外交翻译也遭受了100多年的耻辱。
第一次雅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官员办外交,很长时期找不到本国的翻译,而不得不使用外国人当翻译。1861年,随着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科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后改名为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个掌管外交的机关。当时顾维钧任陆徵祥外交总长的秘书和参事。他主要负责与英语国家的使馆打交道,同时帮助改革外交部。他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成立翻译室,任务是游览外文报纸,把有关我国的报道剪下,译成中文存档。总统府每天都要求看到最新的译件,以了解中国事务在外国的反应。在这一方面,翻译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各部门组成部分。1862年以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昌等地建立了国文馆、法文馆、俄文馆等旨在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堂。1872年至1876年,清政府先后向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派遣留学生。通过办学堂和派留学生等方式,培养了一批翻译和科技人才。他们翻译和出版了许多介绍外国情况的书籍。他们当中有些人为清朝官员当外事翻译。譬如,直隶总督李鸿章掌管外交事务时,启用从法国留学回国的马建忠担任外交谈判翻译。但总的来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不仅使用外国人当总理衙门的最高顾问(如英国人赫德,总理衙门处理各种国际问题都征求他的意见,甚至请他办理外交),还使用外国人当外交翻译,如英国人托马斯、怀特和法国人马尔丹斯等。这些外国人担任中国外交翻译都不同程度地给清政府的外交谈判增添了不利因素。更有甚者,中国派往欧、美的第一个外交使团的大臣竟是外国人。1867年,清政府决定遗使出国。恭亲王奕訢奏报称:“顾中国出使外国……语言文字,尚未通晓,仍须倚翻译,未免为难;况为守兼优,才堪未对者,本难其选。美国第一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乘机毛遂自荐。蒲安臣实际上是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指示后才提出的。1865年12月15日,他回华盛顿述职时,国务卿西华德批示他建议满清政府将他遗使赴美。接受指示后,蒲安臣返回中国,去总理衙门辞行。根据当时做翻译的丁韪良的记忆:“蒲安臣声明,愿意就列强误解中国的问题为中国说话。”恭亲王表示:“我们很愿意派你充任我们的使节。”同时,清政府又决定委派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为“左协理”,海关税务司法国人德善为“右协理”。1868年2月,蒲安臣终于靠施展狡猾手段,充任了满清政府派往欧美各国的第一个外交代表团的“钦派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蒲安臣在1867年1月14日给西华德的报告中称:“我慎密地考虑这问题,并且和朋友商量后,决定为美国的利益,接受这一任命。”这是中国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写照。它从反面说明政府拥有自己外交翻译人才的重要意义。
20世纪初,翻译工作极其活跃。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及大量苏、美、日欧的名著被译成中文。这对中国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兴起了推动作用。
回答:
2006-04-08 11:47
共
1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惠蓝11
[新手]
有意思,值得讨论,不过早在唐朝还是哪朝就有郑和下西洋了,所以就应该有人早就懂的去揣摩其他民族的语言了吧!呵呵
回答:
2006-04-08 18:24
共
1
条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