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闲话在韩国开会和旅行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5-1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去韩国是为了参加复旦大学与韩国联合举办的中韩作家的对话交流会。这个交流活动由韩国一家文化财团资助,时间十年。每年开一届,这是第二届。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这一届。地点是在韩国的仁荷大学。仁荷大学位于仁川,年龄大的人大约都会记得,1950年美军便是在仁川登陆,并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次会议的题目是“汉流/韩流现象与文学的位置”。中方团长是复旦大学的陈思和和栾梅健(基本上是栾梅健打工啦!)。去的代表中,写小说的有张炜、范小青、林白、魏微及我。诗人有舒婷、严力、董生龙、南永前等。评论家的阵容庞大,除了陈思和外,还有他的一帮学生。如张新颖、王光东、谢有顺、徐春萍,以及林建法、栾梅健、张学昕。这一路我都很是嫉妒陈思和。陈是复旦中文系77级的,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身边围绕着一帮出类拔萃的学生,而且个个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陈思和就像个派头十足的大佬,很舒服地享受他的老师身份,真令人羡煞——当然,也听说陈思和对他的学生极好。唉,早知当年也留校,没准带出一群女弟子,这时候想必可与陈思和有一番PK。

  会议开得很舒服(有一年去法国,每天坐地铁出去演讲,累得人半死。)。发言者主要是评论家,他们逐个对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点评。而我们只需要朗读对方的作品就好了。朗读完后有一些对话,也很自由。总而言之,不需作专门发言,全身轻松。其实,在双方都对对方不了解、并且又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也只能进行一些浅层次的交谈,否则便让人糊涂。

  对于韩国作家和作品,过去我一无所知(虽然看过不少韩剧。)。通过这次交流,发现有些小说还真是出手不俗。我因小说《风景》老早被译成韩文,不少作家读过它,所以他们可以针对作品提问。好几个人跟我说,他们很喜欢这篇小说——当然也是韩国人的客气。今年五月,我的另一本书将在韩国出版。有一个记者跑来给我作专访。其实本来我也不知道那本书何时出来,甚至忘记了书里收了些什么篇目。听记者细说才想起。记者读了那本书的样书,说他非常喜欢。因为喜欢,听说我到韩国,便专门跑了过来。之后他在报纸上写了一大版文字,但我除了“方方”二字外,其它一字不识。


  前面说过,这次活动的出资方是韩国一家文化财团。闲聊时方知,韩国有一企业家很有钱,其妹妹是个作家,所以他拿出一笔钱来组成这个文化财团,请了韩国的优秀小说家金周荣当理事长(范小青读过他的作品,说他的小说是她读到的几篇作品中写得最好的。)。

  因为懂文学,所以金周荣做文化便很内行——顺便说一下,这个理事长极其能闹酒。刚才我二哥从香港给我打来电话,我跟他说起这事,他说,看来我还得多挣点钱才是。我现在的钱只能替你请一个作家过来。真是让我笑死。不过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中国的富人如此这般地资助文化。

  两天的会议都在仁荷大学召开。一大群中国留学生为我们服务。这帮小孩非常能干而且礼貌,跟大人说话不停地点头哈腰。跟国内那些牛气哄哄的大学生不能相比。不知谁说,得让国内的大学生到这里来接受一下礼貌训练才是。想想我家MM的“哼”劲,觉得这话十分有道理。

  仁荷大学的创办是在五十年代。据说当年仁川有许多韩国人被当猪仔一样卖到夏威夷。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慢慢在那边生存了下来,并有了富足的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不再有他们这样的经历,夏威夷的这群韩侨拿钱给当年的李承晚,修建了这所大学。时间大概是1953年。仁荷大学的名字,便是取仁川和夏威夷中的各一个字(“荷”代表夏威夷。)。当时只是所工科学校,想必也是像上世纪初的中国人一样,韩侨们期待工业救国。八十年代后,又增添了文科内容。仁荷大(韩国人称大学,总是省去后面的“学”字。比方汉城大学,就只叫汉城大;梨花大学,也只叫梨花大。有趣吧?)校园虽然不大,但却有许多专业。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空姐专业,我们一去就有人告诉我们说,每天都有许多男生在空姐专业的教室附近打转转。可见全世界的男人,无论年老年轻,思路都一样啊!

  在仁荷开了整整两天的会。之后是参观仁川以及到韩国的安东和宿营游览。容我慢慢写来。今天就到这里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