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中国产品如潮水般出口到世界各国,有人提出了经济方面的“中国威胁论”。事实上,“中国经济威胁”的大部分来源于在华外资企业。
2月28日,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发表了题为《“中国威胁”再评估研究》的报告书,指出尽管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日益高端化,但是商品的实际制造商大多数为外资企业,韩国也有必要像发达国家一样实施对华战略性投资和分工策略。在劳动密集型的机电电子产业领域,跨国企业纷纷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结果助推了中国产业和出口水平的提高。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尹钟鹤指出,电子电器产业在中国商品出口结构高端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中国电子电器出口主导企业中以外资企业居多。与此相反,生产化工、钢铁、机械类产品的大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而这些产品大部分在国内销售。
据尹钟鹤介绍,在2003年中国的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电子通讯类产品的出口中,外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97%和87%。2004年中国对外出口20强企业中,中国独资企业仅占了两席。2004年,中国的100家最大出口企业中,韩国企业就占据了8席。
作为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主体的中国大企业尽管发展迅速,但在规模、效益、出口能力和研发能力等方面,与世界级企业尚有很大差距。2004年,中国有15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其中只有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和第一汽车制造集团两家制造类企业。2004年,宝山钢铁集团的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仅为韩国浦项制铁的30%和15%。此外,宝山钢铁集团还是中国典型的满足内需型企业,出口额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不过3%。一汽集团对外国资本和技术则有着较高的依存度。
因此,“中国威胁”的本质并不是中国自主技术的竞争力,而是发达国家为抢占中国内需市场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威胁”是跨国公司积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构筑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的产物。因此,韩国应对“中国经济威胁”时应将重点放在构筑以中国为一极的全球生产网络的竞争上。(摘自2月28日韩国《今日金融》,原题:与其说中国制造不如说是全球制造,作者李相培,赵东国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