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为什么要普及普通话???
作者:
提问者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8-10 23:48: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achang
[学者]
为什么要普及普通话???
0分
回答:6 浏览:457 提问时间:
2006-08-10 23:48
国家不是一直说要保留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特色。我们的方言不就是我们本地的特色吗?为什么还要普及普通话???如果哪天迁都到成都,那四川话是不是也要普及了???
共
0
条评论...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梦里山水
[学长]
消除方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回答:
2006-08-12 21:16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简单!!!
共
1
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5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thierry_henry
[智者]
从网上找没意思,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方言和普通话并不是不能共存的.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特色,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造成了它的局限性-----只能在它流通的地区使用.出了这个范围,别人很难理解的.中国这么大,方言也很多,比如说,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让许多不是当地人听起来一头雾水,和一个外国人来听是一样的,都听不懂.现在的地球越来越不,各地的人们交往超越频繁,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很难实现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的.
这只是普及普通话的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然,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保护方言也是同等重要的,它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丢的.
回答:
2006-08-11 00:01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xh502
[大师]
以北方词汇为基础,以北京话为基本音的普遍话,在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这不是因为定都北京的原因。别忘了,毛泽东还是湖南人呢。
以北方词汇为基础的原因,在于北方词汇叙述更规范。以北京音为基本,是因为北京话平正流利易学易用。
在中国,许多言方在发音时,口腔比较用力,使得表达不能轻松流利。而北京音没有这样的缺点,因而,作为一种全国交流用语言,北京音有着很大的优势。
再者,语言也包含了一个地方的习惯。比如,山东话硬朗,山西话软温,上海俏皮,河南话憨劲,广东话庸悠。
这些话各有各特点,但都不如北京话平易,因而,也就包含人们多种发展的可能,而不至于形成相近的单一的习性。
回答:
2006-08-11 00:11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亮亮
[学长]
普及普通话和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冲突啊。
普及普通话也是要各族各地方人民能够很好的沟通。否则都听不懂各地方言,那怎么交流啊。世界各国也都是如此,这不是中国唯一的。而且如果迁都到四川那是不是要推广四川话。现在普通话也不是北京话啊,这不是地域的问题。
回答:
2006-08-11 00:13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紫云
[学者]
为什么要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学习、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对个人、集体、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政治上看,推广普通话它可以消除方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人民团结;从经济上看,普及普通话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从信息技术的发展看,普通话的普及是信息处理技术(拼音输入特别是语音自动识别技术)在全民范围内普及的必要前提;从精神文明建设上看,热爱和正确使用普通话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最直接表现,是具有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的体现,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思想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从教育功能上看,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推广普通话是促进新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举措。很难想象一个满口土话的人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汉语的交际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人们运用共同的语言来交流思想,才能互相了解和组织生产。
《圣经》里说,很久以前,天下人说同一种语言。他们在一起从事生产劳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使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于是他们决定修建一座塔,塔顶通天,用以传扬名声。上帝耶和华知道了这件事,他想:如果人类能造起这通天塔,以后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了,那不行!于是,上帝在一夜之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的语言不通了,无法在一起劳动,也就不得不中止了建通天塔的壮举。所以在现代英语中,Babel(通天塔)这个单词,除了表示地名和“通天塔”外,还具有“变乱”和“妄想”的引申义。这一传说,生动地说明了使用共同语对交流思想、组织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再加上长期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方言习惯根深蒂固,这就造成了汉语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严重分歧。在我国七大方言区中,大方言区内还有次方言,在某些小范围的区域内还有方言的分歧。相比较而言,方言之间差异最大的是语音。如广州、香港人把“私有制”说成“西游记”,把“一”说成“呀”,把“二”说成“一”;湖南人把“图画”说成“头发”,把“男人”,说成“兰人”;陕西人把“人民”说成“仍明”;南京人把“远近”,说成“眼睛”,把“金银”说成“经营”;安徽人把“鸡蛋”说成“子弹”;云南人把“大雨”说成“大姨”;上海人把“洗”说成“汰”,北方人听成“打”,认为南方人“打”衣服,还要“打”脸,真是笑话。
今天,我们国家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统一和团结,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有的说广东话,有的说江浙话,有的说东北话,这样就会给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困难,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例如,一位解放军战士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战斗中,侦察班的同志发现前沿阵地上走来一个人。班长派人向连长报告,传话的是一位东北战士,他向连长说:报告连长,前沿阵地发现“一个营(人)。”连长听成了“一个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到全国各地去联系工作,推销产品,因不会讲普通话,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据说山东某市有些乡镇企业的推销员,因为不会说普通话,出发前,先把产品的性能、优点、销售办法等等请学校老师用普通话录下来,带着录音机四处奔走。可是一遇到客户提出新问题,就束手无策了。这当然就影响了交际,也影响了生意。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了我们:在我们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国家里,要更好地发挥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们必须学会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普通话。
2.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提高语言的规范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5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而提高。80年代,中国大陆的开放政策带来了世界性的“中国热”,由“中国热”又形成了一股“汉语热”。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学校开设汉语课。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在学习普通话。英国《新科技杂志》原主编、科技发明报导专家迈克·克鲁斯先生在1987年12月发表谈话指出:汉语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全世界的人们将必修汉语,并以汉语语音声控电子计算机。因为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而英语音节则多达l万以上;汉语每个音节最多四个音素,每个音节有四声变化;汉语结构简洁明白,音节清晰,易于辨别,又表意深刻,是最理想的声控电脑语言。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但汉语将来能否真正成为世界第一语言,这首先要看我们能否尽快积极普及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同时还要看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不难看到,当前,我们离普及共同语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说汉语的13亿人口,方言之间的差异有如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异。因此,知名专家周有光先生说:“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第一件大事是普及共同语,从白话语运动的‘书同文’、上升到‘语同音’。这个目标,西欧200年前就达到了,日本在100年前也达到了,在普通话‘普及’中国以前,汉语难有真正崇高的国际地位。”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保存得最久远和最完整的部分。直到明朝,中国文化还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文化丰富,源远流长,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是过去,是历史,我们不能老躺在古人的丰碑上沾沾自喜。西方的工业革命使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英国起源于海外的英格兰岛,改为拉丁化英文时,相当于中国的唐朝。经过1000年的生息成长,英国成为西欧的强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扩张,使英语一跃而成为世界性语言,它是今天国际间外交、贸易和科技的主要用语,它代表着现代科技文化。虽然汉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但这六种语言使用频率相差很大。操英语的占80%,法语占14%,西班牙语占4%,阿拉伯语占1%,汉语和俄语加起来占1%。现在外国人学汉语的多了,而且越来越多,可中文还没有日文热。在美国,最赚钱的语言是英语和日语。可见语言与科学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而科技的现代化,首先要求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要求汉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普及。我们只有普及普通话,才能昌我中华,强我祖国,壮我国威,才能真正显示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富强。
3.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高的体现。
据一项最新的调查统计表明,在英国的成年人中,有80%以上的人都刻意追求自己说话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说话时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与“穿着打扮”是否得体是同样重要的。若一个人说话被别人认为语音、语调不够标准的话,则会被斥为“受教育不高”,或被称为“俗气”。所以,英国的有钱人纷纷聘请语言专家来作家庭教师,平民百姓则进“正音班”学习,力图使自己说话更趋字正腔圆。而政界人士的一口标准英语,则可望获得选民更多的选票。据可靠消息,撒切尔夫人当年登上首相宝座之前,曾聘请一位职业语音、语调专家为他正音正调,使他的语音语调变得更为动听、深沉。她自己也直言不讳地说,她在政坛上的成功是与她颇具魅力的“语言形象”分不开的。新加坡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十年普及华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曾聘请汉语教授专门教他学习汉语,其他官员也纷纷仿效。十年努力不寻常,新加坡在1989年就达到了普及华语。如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会说普通话。在中国,虽然没有人因为普通话说得好而担任要职,但他们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机会特别多,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上下下的请示汇报,每周的政治学习,都少不了读文件、作报告、谈体会,除了内容,普通话说得好,口齿清楚,表达有层次,声音抑扬顿挫,其效果也一定好。
再者,从近几年毕业生求职面试的情况来看,有不少求职毕业生衣着整洁,落落大方,又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得有理有节,叫人看了顺眼,听了悦耳,用人单位就喜欢,他的求职命中率就高。反之,有的同学操一口家乡方言,说话口齿不清,他的求职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和举手投足,可以看出他的仪表风度;从一个人谈吐的语音语调,可以看出他的文化素养。为此,这本教材不仅讲到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技巧,还有针对性地讲了变调、方音辩正及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说话”等技能知识,同时还编入了求职面试、交谈、演讲、论辩等各种形式的综合训练,目的是期盼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连续的、动态的最佳的训练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理论指导下,尽快学会一口标准、流利、动听的普通话。
http://3743561.blog.hexun.com/3973661_d.html
回答:
2006-08-11 19:00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紫禁彪兵
[学者]
各种方式的交流中,语言交流最直接、最简便。
秦统一六国后,首先便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是统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在以书信传递信息的年代,统一的文字最重要。
如今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通讯设备十分发达,语音的传递已无地域的阻隔,取代了文字书信的传递功能和地位,以其直接、准确、快速、高效的作用改变着社会。向秦始皇统一文字一样,统一五花八门的地方语言,推广普通话,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任务。
学会普通话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
回答:
2006-08-18 17:34
共
0
条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